[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雖然“智享蓉城,馭見未來”是本屆成都車展的主題,但事實上我反而感覺這屆車展非常務實,很明顯大家都意識到了在新能源沒有突破瓶頸之前,在智能化的加持下,油電混合依然是走好當下路的最佳選擇。的確,別太著急看未來,讓改變循序漸進,讓子彈再飛一會。
本屆成都車展共有129家汽車品牌參展,展出車輛近1600輛,那么距上海車展四個月后,參展企業(yè)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我們將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為大家進行總結。
根據乘聯(lián)會數據,7月國內插電混動車型銷量達到24.2萬輛,同比增長約80%,遠超純電車型市場的15.3%,在純電還無法根除里程焦慮的今天,混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們的首選。那么在本屆成都車展上,有哪些混動技術值得關注呢?
● 方程豹DMO混動
兩根大梁也同樣影響了電池包的布置,只能將刀片電池上下堆疊后放在大梁中間,并和大梁一起承擔車體的扭轉。
混動模式下,豹5系統(tǒng)綜合最大功率超過500kW,峰值扭矩760N·m,百公里加速時間4.8s,最大爬坡度100%(45°),最大拖掛重量達2.5噸。在純電模式下,系統(tǒng)功率也能達到370kW,只不過純電續(xù)航有點短,只有125km(CLTC)。
但豹5的電量由30%充至80%只需要16分鐘,滿油滿電情況下,續(xù)航里程能夠達到1200km,再加上6kW的對外放電和20kW的原地發(fā)電功能,足以支撐您走過國內的每一寸土地。
這種解耦還讓豹5實現了獨特的豹式掉頭,通過靠近彎心的前后車輪反向轉動,在附著力較低的路面可以把轉彎半徑縮短至3.4米,從而通過一些狹窄的路口,像仰望U8和豹5這樣的工作模式在四驅燃油車上是很難實現的。
● 坦克Hi4-T
這套四驅系統(tǒng)很好理解,其中2.0T發(fā)動機作為主要動力來源,電機只是和發(fā)動機一起出力,即便電機不啟動,也不耽誤四驅系統(tǒng)運行,在越野路況下,電機還可以在減速時回收能量來提升燃油經濟性。
亮點配置方面,坦克400Hi-T擁有TAB坦克掉頭模式,通過鎖死靠近彎心側的后輪來減小轉彎半徑,最高可以將轉彎半徑減小10%。此外,COO蠕行模式也可以在砂石等越野路段下,通過動力輸出和制動系統(tǒng)的共同協(xié)作來控制車輛始終保持低速前行,避免車輪打滑或抱死,實現安全脫困。
● 長城Hi4
在動力組合方面,長城Hi4涵蓋1.5L+70kW DHT變速箱+150kW后橋電機、1.5T+80kW DHT變速箱+150kW后橋電機兩套動力組合,電池包擁有19.94kWh和27.5kWh兩種電量規(guī)格,純電行駛里程均能突破100km。
VGT渦輪的材質一般選用耐高溫的航空材料,通過在廢氣渦輪端增設角度可變的葉片,從而實現不同轉速下不同的廢氣流速和渦輪葉片的推進效果,和傳統(tǒng)的渦輪增壓器相比,能夠提升車輛約30%的響應速度以及16%的低速扭矩。
此外,由于改變葉片角度能夠對渦輪的轉速進行有效控制,也就實現了對渦輪的過載保護,因此VGT渦輪如何理解這個優(yōu)點呢?零扭損耗區(qū)別于低扭損耗,在車輛正常運行時,電機的旋轉會產生一個與動力輸出方向相反的扭矩,阻礙正常動力輸出,因此要施加一個電流,讓其能夠產生與反向扭矩相抵消的扭矩,而有了三段式斜極結構的加持,反向扭矩就會更小,從而降低能量消耗。同時轉子在工作時的轉速也會更加均勻,對提升NVH性能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基本不需要設置排氣泄壓閥。
如何理解這個優(yōu)點呢?零扭損耗區(qū)別于低扭損耗,在車輛正常運行時,電機的旋轉會產生一個與動力輸出方向相反的扭矩,阻礙正常動力輸出,因此要施加一個電流,讓其能夠產生與反向扭矩相抵消的扭矩,而有了三段式斜極結構的加持,反向扭矩就會更小,從而降低能量消耗。同時轉子在工作時的轉速也會更加均勻,對提升NVH性能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駕駛模式上,長城Hi4混動系統(tǒng)采用串并聯(lián)+2擋+前后軸雙電機架構,相比上一代增加了純電四驅、并聯(lián)四驅以及兩軸能量回收模式,“三擎九!蹦軌驖M足絕大多數用車場景。
比如在急加速或爬坡時,車輛將會在純電四驅和1擋直驅模式間進行切換,效率較高;高速巡航時車輛會采用2擋直驅,從而降低發(fā)動機轉速來達到節(jié)油的目的;智能扭矩矢量控制還能讓車輛在多種場景下實現精準操控。
● 比亞迪DM-i
和長城一樣,比亞迪DM-i也取消了發(fā)動機的前端附件,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發(fā)動機動力全面專注于發(fā)電或者驅動車輛。
雙電機控制器與兩個電機直接連接,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線纜帶來的能量損耗,同時扁線繞組使得電機最高效率達到了97.5%,系統(tǒng)效率大于90%的區(qū)間占比更是超過了90.3%,升功率密度提升44.3kW/L。
單節(jié)刀片電池采用縱向排列,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加節(jié)省電池包內部的空間,有助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同時還能降低內部的復雜結構,降低整體重量。
2023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293.6GWh,同比增長36.8%,累計裝車量152.1GWh(僅為產量的一半), 同比增長38.1%,累計出口達56.7GWh,出口占總產量大概是1/6左右。
● 寧德時代CATL神行電池
不久前,寧德時代發(fā)布了新款LFP磷酸鐵鋰電池,命名為“神行”,象征其快速補電和運行的能力,官方稱電池充電10分鐘便能補充400km的續(xù)航里程。
技術方面,神行電池采用超電子網正極技術和納米化的正極材料,能夠顯著降低鋰離子脫出阻力,提升充電效率。負極材料上,通過對石墨表面進行改性,增加了鋰離子嵌入通道并縮短了嵌入距離,分層極片的使用能夠提升散熱效率,實現快充與續(xù)航之間的平衡。
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一般,神行電池通過電芯溫控技術,在-10℃的環(huán)境下,仍然可以保證30分鐘內充電至80%。據悉,長安、奇瑞、廣汽、吉利、長城、華為、合眾等主流廠商都將與寧德時代進行深度合作,最快在明年第一季度,搭載神行電池的電動車型就會上市了。
● 國軒高科無鎳鈷鋰電池
電池結構上,啟晨電池包采用三明治結構的雙面液冷技術和極簡設計方向,與傳統(tǒng)電池包相比結構件數量降低45%,重量降低32%,線束長度也由此前的300余米縮短至80米。
● 蜂巢能源龍鱗甲電池
據蜂巢能源CEO楊紅新介紹,龍鱗甲電池中電芯的防爆閥設計位置在底部,一旦某個電芯出現熱失控,可實現快速定向泄壓,不蔓延到周邊的電芯。
據蜂巢能源透露,首搭龍鱗甲電池的量產車型會是一款SUV和一款轎跑車型,兩款車型均會在今年10月開始量產。目前蜂巢能源的客戶包括長城、吉利、東風、零跑、嵐圖、小鵬、理想、光束、賽力斯、合眾新能源等多家整車廠。
要說時代想要淘汰你,連個招呼都不打,諾基亞看了這句話估計得直呼內行。曾經的車展找個新能源車猶如大海撈針,而如今純燃油車已經是“特級保護動物”。那么本屆成都車展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純燃油車呢?
● 伊蘭特N
設計方面,伊蘭特N基于普通版伊蘭特打造,但在前臉等位置做了黑化處理,讓整個外觀極具運動感,進氣格柵上還帶有“N”字母標識,以彰顯身份。
伊蘭特N還擁有一套專屬的集成式驅動橋,能夠承受更大的橫向載荷,提升操控性。新車在本屆成都車展已經開啟預售(預售價為25.98萬元和27.88萬元),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 哈弗H5
動力方面,哈弗H5提供2.0T動力,汽油版最大功率為218馬力(160千瓦),匹配8AT變速箱。底盤采用非承載式,搭載前雙叉臂獨立懸架,后五連桿整體橋懸架,并將配備分時四驅系統(tǒng)+伊頓機械差速鎖。競品車型鎖定BJ60和BJ80等車型。
● 福特Ranger
在設計上,國產的福特Ranger將基于福特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中型皮卡品臺打造,不僅有著專屬設計元素,還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多種原廠改裝方案,動力上將配備2.3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 捷尼賽思G90
作為捷尼賽思品牌電氣化之前的最后作品,捷尼賽思G90玩了把大活兒,搭載3.5T雙渦輪增壓V6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80kW,匹配8AT變速箱,長軸距版本車型將采用輕混模式。
● 捷豹E-PACE
和上面的車型相比,捷豹E-PACE就有些硬湊數的意味了,畢竟這臺車的上一年款還是2018款,而這次在成都車展期間再度上市,主銷車型竟然還是國內消費者較為抵觸的1.5T 3缸車型,確實有些讓人看不懂。
這年頭造車要是不帶駕駛輔助,似乎都有些拿不出手。的確,隨著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fā)展,新勢力們的迅速崛起,駕駛輔助和智能化的車機確實越來越受到關注。
● 魏牌城市NOH
對此,魏牌聯(lián)手毫末智行打造了重感知輕地圖的城市NOH,這套駕駛輔助的傳感器硬件包括兩顆激光雷達、12顆高清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
這套駕駛輔助聰明的地方在于,真的很像一位遵紀守法的老司機,除了能精準識別信號燈以外,在路況復雜的轉彎路段時,系統(tǒng)并不會一味地避讓車輛,而是會進行博弈,找到合適的時機轉彎。
整套系統(tǒng)的表現得益于毫末智行的雪湖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有著每秒浮點運算67億億次的處理能力,截止到今年4月,智能駕駛行駛里程已經突破4000萬公里,總時長45萬小時,相當于一個老司機近7萬年的駕駛經驗。
● 小鵬C-NGP
像G9、P7i的XPilot 4.0 可以實現點到點、城市、高速以及泊車的全場景智能駕駛,甚至城中村等復雜道路也不在話下,對高精地圖的需求會逐步降低。
● 理想AD Max 3.0
其中動態(tài)BEV網絡可以解決視野被遮擋的問題,即使有多車穿越攝像頭,或者被遮擋,算法也能進行補償來穩(wěn)定識別周圍的環(huán)境。AD Max 3.0將在年底覆蓋100多座城市。
● 華為HI智能駕駛方案
就目前來看,駕駛輔助很快將進入下一個時期,也就是城市NOA的大規(guī)模落地,高階智能駕駛走進城市。隨著消費者對駕駛輔助越來越關注,未來車企提供的駕駛輔助體驗或許會成為消費者選擇汽車產品的重要因素。
看過很多評論,不少人都認為在當下這個智能駕駛時代,曾統(tǒng)治燃油車市場的豪華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就是雜牌車,這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以BBA為首的老牌車企在“電氣化”時代正遭受著滑鐵盧,銷量屬實慘。
從根兒上說,價格并不是豪華品牌新能源產品不好賣的直接原因,畢竟像蔚來、小鵬、理想還有比亞迪等車企的產品價格并不比BBA低太多,準確地說BBA還是輸在了時代變革。
所謂豪華品牌應該代表著“價高質優(yōu)”,燃油車時代他們往往有著領先的三大件、可靠的安全性還有新潮的科技配置,智能化時代豪華品牌要想繼續(xù)保持身位也必須要搶占制高點。
當下,汽車產業(yè)鏈正在重塑階段,這是汽車百年的最大變革,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OTA等技術顯然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豪華品牌不僅要跟得上,還要超得過。
不過豪華品牌在智能化方面也在慢慢追趕,他們也并非毫無優(yōu)勢,多年的造車經驗、細節(jié)把控能力、應變能力和資金流都是非常強的,只有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讓競爭對手感受到降維打擊,也許才是豪華品牌重新定義“豪華”的根本吧!
● 全文總結
眼下的汽車時代,其實就像從諾基亞的功能機過渡到iphone的智能機時代,這是一個擁有較長時間的陣痛期,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不僅實現了全球能源的節(jié)約,同時也將智能化甚至5G技術融入到了產業(yè)內,未來的汽車行業(yè)也肯定是向著清潔和解放駕駛員的方向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圖/文 汽車之家 鄭晨)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