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現如今我們對汽車內飾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即便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止于滿足基本的動力、空間、燃油經濟性需求,內飾質感的優(yōu)劣也是決定下單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了廠商們“少吃草多干活”,以有限的成本讓十萬元內或者十萬元左右車型的內飾看起來具有更高售價車型的質感,那么廠商們又運用了哪些“小伎倆”來滿足消費者呢?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試想當我們進入一輛車時,最先看到和最先觸碰的是車內的什么位置呢?打開車門的瞬間我們潛意識下最先看到的應該是車內的儀表臺,隨后在關車門時就會觸碰到車門內板上的扶手和面板,所以可以說儀表臺和車門內板的質感在潛意識里最先影響了我們對內飾水平判斷。
關于內飾設計的評判,一定會涉及到車門內板、儀表臺、方向盤、座椅、擋把、中控臺按鍵等各個方面,以及用料、做工、配色、線條、燈光、觸感和紋理等各個角度。之后我們會進行更加全面的內飾解讀,而今天我們就僅從車門內板和儀表臺的做工、用料的維度來聊聊廠商們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以“對標”豐田花冠誕生的暢銷車型比亞迪F3曾讓比亞迪公司聲名鵲起,如今幾萬元的現款比亞迪F3其內飾設計也不再那么老氣橫秋、平淡無味了,限于成本的考慮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但終歸幾萬元價格的車型在內飾設計上是無法和上百萬的豪華車匹敵的。因為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里,豪華內飾意味車內會有更多的皮革、細膩的縫線、柔軟的觸感、更有層次和立體感的儀表臺設計等等,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豪華車型都是采用這樣的設計;谶@樣的觀念,為了消除廉價感,廠商們會竭盡全力地讓一些低價位的車型看起來和那些豪華車更像。
● 低成本設計一:在你不易發(fā)現的地方降低成本
- 集成零部件、減少生產工序
我們知道車門內板上設置有很多功能,例如車窗升降控制、車門解鎖、后視鏡控制,還設計有門把手、儲物格、揚聲器等等。不同的功能部件,在生產時一般需要多個不同的模具來加工,然后再進行裝配。
越多模具就意味著廠商們需要更多的模具開發(fā)成本、設備成本,以及更多的裝配工序帶來的工時費開支等等,這對于一輛較為廉價的車型來說,無疑是很關鍵的利潤殺手。因此,一些廠商的做法就是提高內飾門板的集成度。例如目前比較受關注的奔騰B30。
- 使用更省成本的卡扣
當然集成度再高,也不能一次性把車門內板上所有的部件都注塑出來,例如一些裝飾條、開關控制面板、儲物格等等還需要另外的拼合。相比普通的塑料熔焊方式,一些廠商改用卡扣裝配來代替,節(jié)省了焊接設備及加工的成本。
模具的減少和加工難度的降低能夠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成本,并且是省在了我們消費者看不到或者很難發(fā)現的地方。那么如何在能夠看得見的地方節(jié)約成本呢?
● 低成本設計二:看得見的地方給你錯覺
- 觸感與視覺的差異
通常來說,汽車內飾中軟質的皮面要比硬質的塑料表面更顯高檔,但出于成本的考量,不允許廠商大面積的包覆軟質的蒙皮。當然這里所說的軟質蒙皮并非真皮材質,而是常見的PVC(聚氯乙烯)皮料。為了更能節(jié)約成本,這些軟質蒙皮通常只會出現在我們人體經常觸碰的位置。
雖然沒有大量使用蒙皮包覆,但為了進一步營造出更高級的感覺,一些廠商會聰明地把車門內板的表面注塑出和運用的PVC蒙皮一樣的紋理,視覺上很難分辨出有蒙皮和無蒙皮的部位,讓人感覺整個車門內板都是軟質蒙皮包覆的。
- 豐田的仿真縫線設計
說到以假亂真,豐田絕對是高手。為了模仿真皮縫線帶來的豪華感,豐田使用了仿真縫線的設計,配合內飾部件上蝕刻的真皮紋理,讓低價位的車型在視覺上也有一種豪華車的氣息。這在旗下的威馳、YARiS L致炫、卡羅拉、雷凌等車型上都有體現。
● 低成本設計三:塑料并不代表廉價
塑料材質可塑性強、質量輕、性能穩(wěn)定、抗腐性強等優(yōu)點,讓它天生就非常適合做汽車的內飾部件,而且低廉的價格讓它成為車輛內飾的首選材質。但如果設計和工藝考慮不全就讓它們看上會顯得塑料感十足,會讓人覺得很廉價,因此如何運用好塑料材質也成為低成本設計的關鍵。
- 粗紋理的合理使用
任何汽車零配件在工程人員的眼里都是有公差要求的,它們的直線度、平面度、圓度、方向公差、位置公差等等都要保證在一定的范圍內,對于內飾門板也是如此。將零部件工程化時,要求的平面度等公差越。ㄔ絿栏瘢,對于工程難度和生產設備的要求就越高,成本自然也會提高。
- 細節(jié)處點綴鍍鉻裝飾
單一顏色的塑料內飾往往會給人以平淡無味的感覺,而如果加上一些鍍鉻飾條作為點綴時常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雖然這樣會增加一些成本,但對于產生的效果來說還是值得的。中華V3和傳祺GS4的外觀造型設計同樣的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內飾中鍍鉻飾條的運用便體現出了一些差別。
- 慎用亮面內飾
我們再來拿銷量不錯的寶駿560和景逸X5做個對比,雖然景逸X5同樣運用了鍍鉻飾條,而且液晶顯示屏的尺寸相對更大,但多數人看上去還是覺得寶駿560的中控臺更顯精致。這是因為景逸X5內飾的亮面處理往往會給人塑料感很強的氣息,從這一角度看或許磨砂處理的寶駿560更容易讓人接受。
也許上述的“小伎倆”可以“蒙騙”我們的眼睛,但真實地用手摸上去樹脂塑料給人帶來的干澀、堅硬的質感是無論如何抹不掉的。那么對于廉價車型來說內飾質感就一定是很硬很糙嗎?下面我們?yōu)槟榻B通過采用材料和工藝的不同也能在節(jié)省成本的同時也能提供不錯的質感。
● 低成本設計四:內飾蒙皮的替代
目前豪華車上內飾中控臺及車門內板表面工藝一般為骨架+皮革蒙皮或者骨架+PVC搪塑表皮。毋庸置疑,皮革蒙皮的內飾用料是最具手感、豪華感的,既舒適又富有彈性,但也是價格最為昂貴的。
PVC(聚氯乙烯)搪塑蒙皮也具有很優(yōu)秀的觸摸質感,柔軟有彈性,紋理均勻且立體感強,相比普通的PVC蒙皮工藝,它的制作工程更加復雜,所以成本也會相對高一些。由于搪塑工藝制作的蒙皮厚度有限,所以在汽車內飾中一般輔助以PU(聚氨酯)發(fā)泡層。例如在加工儀表板時,從模具中扒下來的蒙皮要和內飾骨架一起放在發(fā)泡模具中,注入PU發(fā)泡料,發(fā)泡熟化之后便成了搪塑表皮發(fā)泡儀表板。
雖然說搪塑工藝越來越普遍,但對于十萬元內的車型來說還是略顯“奢侈”,所以這些車型多數還是采用了普通的PVC蒙皮。為了保證一定的柔軟性,廠商會運用普通的PVC蒙皮+發(fā)泡棉+骨架的方式來制作內飾表面。
低成本材質和工藝的內飾在我們親手去觸碰的時候,手感上一定是不能媲美豪華車內飾的,但考慮到定位的不同,廠商能以有限的成本模擬出一定豪華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蛟S能夠給出這些低成本優(yōu)秀方案的并不是廠商們本身,而是在廠商規(guī)定的內飾部件成本、規(guī)格、效果等要求下,互相競爭激烈的汽車供應商們想出的點子。
總結:
低成本的內飾并不一定會給人帶來廉價的感官。隨著內飾工藝的進步,廠家通過仿皮紋理和仿真縫線的設計讓一款十萬左右車型的內飾看上去也頗有一番真皮內飾帶來的豪華感。利用PVC蒙皮或者紡織面料替代真皮包覆和搪塑蒙皮的方式,雖然獲得的質感遠不及后兩者,但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舒適性。另外,低成本設計也能通過對塑料材質的合理運用獲得優(yōu)秀的內飾質感,例如粗紋理表面和磨砂處理表面的設計。甚至,廠商降低成本的方式僅僅表現在了車門內板卡扣這種不會被發(fā)現的位置。
也許,一個汽車廠商的內飾設計功底,并不單純體現在它能夠設計得多么優(yōu)秀、多么豪華,還要看它能否在較低成本的限制內,為我們消費者打造出相對更加具有質感的內飾。這不僅能夠支撐廠商下探車型售價的動作,也能為買車預算有限的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汽車之家 文/圖 夏志猛)
相關閱讀:
將會普及? 淺析歐締蘭材料與內飾設計
http://frontenacatvclub.com/tech/201504/86697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