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世紀”,不辱輝煌前作
作為奔馳公司銷量最大的車型,E級是整個產(chǎn)品系列的基石,在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中,奔馳共推出了七代車型,總共銷售數(shù)字超過1200萬輛。顯然,E級對于奔馳公司來說意義重大。現(xiàn)在新一代奔馳E級又如日新升,我們有必要去看看在戈登·瓦格納設計中所孕育的奔馳設計理念的進化。
從開創(chuàng)紀元的第一代到第八代,每一代E級轎車都在歷史中烙下了經(jīng)典的印記,不斷詮釋著不同時代的奔馳對于經(jīng)典的理解。尤其是1995年,第七代E級轎車的誕生更是引起全世界的一片驚嘆:經(jīng)典的雙圓大燈設計一改以往汽車外觀的傳統(tǒng)認知,在贏得“紅點”設計大獎的同時,也引發(fā)了“用奔馳的眼睛看世界”這樣一股潮流。能否超越前一代創(chuàng)下的輝煌,是擺在瓦格納身上的一個難題。
新E級(第八代)并沒有全盤改變,依然傳承了前代的經(jīng)典。比如,經(jīng)典的雙前大燈前臉設計、后輪輪拱的凸出的曲線,瓦格納顯然用更富張力的直線條來刻畫車身整體。同時也使人聯(lián)想到1953年著名的“Ponton Mercedes”設計風格。
新E級擁有兩款車型:轎車和首次推出的轎跑車,車型種類變多了,但它的競爭對手并沒有變化,仍然是寶馬5系和奧迪A6。瓦格納認為競爭對手非常值得尊敬,他團隊中的核心人員包括,外造型主設計師戴爾特·弗茨舍克(Dieter Futschik),內(nèi)飾主設計師哈特穆特·辛克維茨(Hartmut Sinkwitz),色彩材質主設計師馬丁·不來梅(Martin Bremer)。
設計團隊為新E級項目的最終制作了4個1:1油泥模型。“這是通常的做法,我認為油泥模型是汽車設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計算機輔助設計非常有效,但是你必須知道如何使用、在開發(fā)過程中何時和為什么目的使用,這樣我們得到了很多經(jīng)驗。”瓦格納說。
新E級車不僅采用了全新的造型,還有全新開發(fā)的W212前置后驅平臺。與寶馬不同的是,奔馳不想在設計上變得激進。因此新E級在秉承傳統(tǒng)的同時,在整體風格上突出硬朗的形面與凌厲的線條,而且更趨運動感。這一設計也與新C級和S級一脈相承,做到了承上啟下。
1995年,代號為W210的E級首推分離式圓形前燈設計,隨后,大眾Polo、雷克薩斯GS、起亞歐菲萊斯等眾多車型都使用這種設計。新E級仍然采用這種分離式前燈設計,不過復古的四盞圓形前燈被更加銳利的矩形風格前燈取代。經(jīng)典的中網(wǎng)設計依舊,只是變得更加寬大、富有棱角,匯集至中間箭形的設計,富有很強的沖擊力。
1953年推出的奔馳S220 Ponton Coupe車型經(jīng)典的“Ponton”式的腰部線條更多的運用到了整體設計上,這條腰線在后翼子板處消失,繼由輪拱上部突出的線條延續(xù)至尾燈處。但更加鋒利的線條運用在側向腰線上,讓整個車身看起來更加前傾,只是矩形尾燈略顯單調(diào),好在內(nèi)部的LED燈組富有層次感。我想,奔馳希望以更加硬朗的造型樹立E級的新形象,在這個基礎上,穩(wěn)重不能丟失。
同時,車身內(nèi)部空間看上去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后排空間,相比老款車型更勝一籌。而內(nèi)飾設計風格依舊是雅致、舒適的格調(diào),豪華的程度向S級看齊。它不像寶馬5系的內(nèi)飾那樣簡單、硬朗,更不像奧迪A6那樣嚴謹、冰冷。溫馨的內(nèi)飾中充滿對人體工程學的深厚理解,這才是奔馳與瓦格納的強項。
2010年,北京奔馳開始生產(chǎn)新一代奔馳E級,而且2011年年初就推出一款專為中國市場開發(fā)的加長型,此舉將使奔馳E級在與奧迪A6L和寶馬5L的競爭中獲得主動。新E級將運動、舒適、安全的均衡的融合在一起,瓦格納最初的設計目標達到了。“全新一代E級轎車象征著地位、品質、超高科技以及駕駛樂趣,它用充滿自信的外觀充分說明了這一切,同時這一系列特性也昭示著全新一代E級轎車立志引領豪華轎車潮流的豪邁決心。”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