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評] 在到訪的這家4S店內,一套在線設備被堆砌在銷售辦公室的角落,我們僅僅只能從白板上未擦拭干凈的在線銷售考核表,來想象經銷商在線賣車曾經的火熱。
現(xiàn)在,在線賣車似乎已經被車商、4S店等零售渠道所摒棄。網上鋪天蓋地的在線帶貨模式,為什么沒有撬開汽車經銷商的“大門”?
上海車商徐利從五一假期以來,一直格外忙碌,僅五一期間,就完成了12臺銷售指標。對面的他,簡單整理下桌子上堆積如山的車輛材料,顯得有些忙碌。自2017年后,如此景氣的交易現(xiàn)象還是頭一次。
距離徐利公司不遠處,還有一家汽車4S店,近來同樣收獲頗豐。店內銷售人員表示,上海車展與五一假期剛好銜接,不少客戶都是沖著品牌節(jié)日促銷政策選購或置換新車。到店客戶對于目標車輛都有著不錯的產品知識儲備,撮合交易難度較低。種種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五一期間銷量較2019年同期提升約60%,預計整個5月都會有相當好的銷量表現(xiàn)。
強勁的市場表現(xiàn)離不開優(yōu)秀的獲客渠道。在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至今,車商已建立起一套組合式獲客策略:一方面,可通過SaaS平臺實現(xiàn)區(qū)域潛在客戶的精準推送;另一方面,通過設立短視頻社交賬號向客戶傳遞車輛相關信息。
回顧2020年初,沸沸揚揚的在線賣車潮襲來。但就近一個月情況來看,在線賣車顯然已經被經銷商摒棄。歸根結底,較高的資源投入、難及預期的銷量轉化是車商、4S店普遍放棄在線賣車的原因。
經銷商做在線 病急亂投醫(yī)的無奈?
最早的在線賣車大約起始于2017年前后。彼時的車商大多來自三線以下城市及二線城市城郊,以二手車交易為主,且經營者從業(yè)時間長、具有鮮明的區(qū)域色彩。在本就不大的執(zhí)業(yè)范圍內,有著一定的區(qū)域影響力。
相比起圖文介紹,短視頻更加直觀生動。視頻開頭配上三兩句描述車況、價格等信息的文字后,就進入車輛的整體外觀與關鍵細節(jié)展示環(huán)節(jié)。在線開始時,車商往往進行一段與汽車無關的才藝展示烘托氣氛,當在線間熱度達到預期后,才開始進行與車相關的在線內容。
二手車商賣車沒有什么顯著亮點,在線地點并不固定,展廳、停車場、車管所周邊甚至在家中均可開播。配上三兩首DJ風格曲目后,就與觀眾針對先前發(fā)布的視頻內容拉起了家常。不一會,主播熟悉的買家進入在線間,雙方索性連麥溝通,雙方你來我往,在線賣車就變成了公開的“電話會議”。
以上是在早期的在線賣車場景。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影響下居民物理出行受限,4S店銷售人員因缺乏到店客流導致業(yè)務遲滯。為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升品牌線上影響力,同年2月14日,上汽集團打響了汽車在線真正意義上的頭炮,時任上汽乘用車副總的俞經民第一次以網絡主播的形象亮相于公眾。隨后,東風乘用車副總經理顏宏斌也為自家產品“在線站臺”。
2020年3月,各大品牌旗下的4S店紛紛加入在線賣車的行列,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流量支持,在線賣車正式在汽車零售渠道全面鋪開,曾經的汽車銷售人員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絡主播。
隨著在線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非購車用戶大量涌入在線間,但是沒有接受專業(yè)在線培訓的4S店主播在少數(shù)觀眾的慫恿下逐漸偏離主題,剛剛還在介紹產品知識的主播客串起了網絡歌手,本應介紹產品的在線,成為了一場場“才藝展示”;更有些觀眾別有用心,對主播無端進行言語挑釁,在在線間其他觀眾的挑唆之下亂了陣腳,本應是一場產品介紹的在線最終成為了一場網絡罵戰(zhàn)。最終,在線間被封禁,在線荒誕收場。如此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
進入2020年4月,在線賣車更加脫離本質。一些4S店開啟在線后將鏡頭固定,畫面中僅有靜態(tài)展示車輛,并無專業(yè)人員運營講解,手機聽筒中傳出的是4S店日常工作的聲音。而這樣的“幽靈在線”僅僅是為了滿足主機廠對在線時長的績效考核。
如果銷售人員在線帶貨效率不高是缺乏專業(yè)的在線技巧,那么專業(yè)主播賣車效率低下又面臨專業(yè)汽車知識儲備不足的尷尬。
2020年4月8日,“口紅男孩”李佳琦為凱迪拉克在線賣車,峰值觀看人數(shù)高達1486萬,這意味著其單場影響力堪比超大城市地方媒體。在線一開始,李佳琦明確表示其本人沒有駕照并從未有駕駛經驗。在線間的布景滿是口紅,與汽車這一主題“牛唇不對馬嘴”。而后,“不開車”的李佳琦對于車輛性能、養(yǎng)護以及必要的各項費用等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沒有任何解讀。最終,十幾分鐘的在線沒能達成可觀的訂單量,或許這場在線的目的更像是品牌代言類的一種宣傳。
2020年6月以后,4S店在線熱潮急速冷卻。主機廠陸續(xù)取消對經銷商在線考核。時至今日,在某平臺搜索“賣車”字樣,僅有6家4S店顯示在播狀態(tài)。與此前多達200余家盛況相比,熱度不再。
高投入并未換來高回報
不同于快消品帶貨在線“一人一手機”的微成本投入,4S店在線賣車的前期綜合投入普遍高達10萬元以上,業(yè)務涉及銷售、市場等多個部門。加之此前并無相關渠道經驗,主機廠指導方案可操作性不大,“摸著石頭過河”的在線策略使得參與此類業(yè)務的經銷商增加了不少前期投入。
陳龍所在的4S店位于深圳,主要經營某中國品牌。去年3月,組建并運營在線銷售團隊。以人工成本為例,團隊中共有運營2人,銷售3人,每月保底工資合計3萬元;在線設備方面投入約為1萬;算上線上引流類投入的2萬余元,三個月的投入成本至少超過12萬元。
2020年3-6月間,為了支持在線銷售團隊,陳龍去除了3位銷售人員的月度考核指標,同時將兩位運營人員非在線相關的工作分配給他人。即便如此,在線團隊3個月內累計轉化量僅為9臺,僅貢獻了4S店季度銷售量的8%。人均月銷量1臺,不及非在線銷售人員3.12臺的人均月銷量。
陳龍照此計算,在線銷售團隊的獲客成本大約為1.3萬元/臺;而傳統(tǒng)銷售購買線索的獲客成本最高不超過1500元/臺;即便已經逐漸被淘汰的電話、地推銷售,獲客成本也始終在2000元/臺區(qū)間浮動。隨著疫情影響趨于緩和,店內日常經營逐漸恢復,2020年6月,陳龍所在的4S店停止了在線賣車業(yè)務。
近年來,汽車經銷商獲客成本持續(xù)走高,主流品牌獲客成本已由2014年的200元/臺上漲至800元/臺,但經銷商所獲得的新車毛利率從2014年的6.1%降至1.9%。資料顯示,獲客成本低于用戶終生價值的33%,車企才有生存和發(fā)展的機會。
以落地價10萬元的新車為例,新車用戶在保的4年內大約可貢獻4S店4900余元的凈利潤。僅獲客成本一項,就占據(jù)用戶價值的16.32%,算上房租、人員開支等費用,便會輕易超出“33%的發(fā)展紅線”。
汽車之家調查20家4S店后發(fā)現(xiàn):除與在線平臺簽訂流量扶持的個別經銷商集團外,4S店普遍在線投入在7萬元以上;在線銷售人員基本工資高出傳統(tǒng)銷售人員20%-40%;獲客成本約7500元/臺,用戶價值占比高達153%。
“在線賣車在我們店是無法持續(xù)的!标慅堄行┻z憾,按照疫情期間每名銷售3臺月銷量來算,在線賣車不僅沒有帶來收益上的預期,還使得門店減少了18臺新車銷量。對此,陳龍總結,“這是一項得不償失的生意”。
在線為何帶不動汽車銷售?
在線賣車的本質,實際上就是視頻帶貨,但什么樣的貨可以帶,是一門“學問”。
根據(jù)一份關于淘寶在線帶貨價格的數(shù)據(jù)顯示,500元以下價位貨品占比約67.5%,8000元以上商品占比僅7.29%,而2019年全國新車平均交易價為18萬元。用平均客單價156元的在線帶貨渠道來激活“十萬級”均價的汽車交易市場,是明顯的渠道錯配。
國內互聯(lián)網在線購物消費者平均交易決策周期僅為12分鐘;而新車交易家庭決策周期約為13個月。試想一下,僅通過主播每日平均6.56小時的在線時長讓消費者做出買車的決定是否顯得有些草率?
“在線的流量高峰期,通常是在晚上,也就是用戶下班后。然而,現(xiàn)有的在線賣車,則主要集中在白天,也就是經銷商上班的時間,這個時段,用戶基本都在工作或者出行,并非消費在線類內容的主要場景!痹谑煜ぴ诰業(yè)務的業(yè)內人士看來,現(xiàn)有的在線賣車模式,顯然未能吃透用戶觀看在線的需求,“這中間存在著對在線理解的錯位!
不少經銷商都在感慨,在在線這件事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說不上專業(yè),“很難摸清用戶們的喜好和需求。”
至于消費者最關心的促銷活動方案,在線賣車同樣沒有根本性競爭力。
2020年4月,一些4S店開展“線上定金紅包活動”,在車主繳納一定的意向金后,到店購車給予意向金額倍數(shù)的優(yōu)惠減免。不少銷售人員均表示此類活動只是為了完成銷量轉化的一個噱頭,普通自然進店客戶同樣能享受到這類優(yōu)惠。
作為大宗商品的汽車,線下交易是無法避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方面,車輛交付前的所有權登記需要車主提供相關身份信息材料,此類材料中的部分證件無法通過郵寄完成,需由車主本人或經營者代為辦理。交付復雜程度明顯高于在線帶貨領域勢頭強勁的快消品。
另一方面,4S店作為品牌的區(qū)域銷服代理,而在線帶貨面對的是廣域銷售群體。受限于跨區(qū)銷售限制,A地區(qū)4S店需要通過一系列手續(xù)才可將車輛銷售到B地區(qū)消費者。而在線觀眾又來自全國各地,各個區(qū)域銷售政策不盡相同,A地消費者無法享受到B地區(qū)相關車型的優(yōu)惠力度。
部分車商認為,汽車屬于低頻消費品,同一區(qū)域需求存在明顯上限,無法像快消品一樣在短期內達到高頻交易需求。每日反復在線相同的產品及營銷方案并不能在同一區(qū)域內開發(fā)更多的客戶。而汽車在線在疫情期間的大熱,離不開物理出行受阻,導致無法線下看車的根本原因。
如今,出行不再受限。4S店也恢復正常經營時的客流,經銷商在線賣車的熱潮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再火爆。
編輯總結:
在線賣車是誰都不能做成的嗎?在區(qū)域性特點強烈的汽車經銷商身上,確實不能實現(xiàn)有效轉化。但從在線賣車行為本身來看,明星效應、網紅效應是能給車企帶來一定流量的,這意味著品牌得以更廣泛傳播,甚至可以培育和挖掘潛在消費者。
在線賣車,看起來熱鬧,但成交遇冷,說到底并非在線形式之過,而是經銷商沒能善加利用。未來,當汽車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當廠家直營乃至更多的線上渠道得以豐富,在線賣車或許在新的場景中得以再現(xiàn)。而這,有賴于廠商真正了解在線帶貨的本質,探索更適合汽車銷售場景的新模式。(文/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黑船來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