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評測] 國產的一汽-大眾CC(以下部分地方簡稱大眾CC)絕對是當前最引人注目的車型,以至于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們已經應廠商邀請試駕了三次,所以在此我很想把所有大眾CC試駕的鏈接都貼出來,各位有什么疑問就自己去看,然后本篇文章就到此結束了,不過那樣的話恐怕你們不會放過我的,所以我還是要對某些細節(jié)進行講解,并且在下一頁還有加速剎車的測試成績。
眾所周知,大眾CC和邁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向我們展示了汽車領域中款式設計的重要性,在底盤和動力方面幾乎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把一輛原本普通的中型車變身為動感十足的四門轎跑車,這種功力確實值得欽佩。而單從設計角度講,大眾CC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它吸引力之強令人出乎意料,有一次路人的目光甚至讓我以為這輛車出了什么問題,趕緊跑下來查看,卻沒有找到任何異樣。
當然,如果你對大眾CC還不是很熟悉,想了解國產車型的具體配置和區(qū)別,請參看以下這篇文章:
《欣喜大于失意 試駕一汽-大眾CC 2.0TSI》
//frontenacatvclub.com/drive/201007/128031.html
相比驚艷的外形,這款車的底盤和動力系統就顯得有點乏味,和邁騰同平臺的設計依舊采用前置前驅布局而沒有采用四驅系統,動力方面也是完全照搬了國產邁騰,EA888系列2.0T發(fā)動機在之前進口版上可以輸出210馬力,而此次國產之后又回歸到200馬力水平。DSG變速箱的采用應該說是一個進步,因為進口版使用的還是當年的6擋Tiptronic。
既然核心內容沒有變化,整輛車開起來自然也不會有令人陌生的地方。首先,你基本不必為動力是否充沛而擔心,無論何時只要一腳到底,都會有一股動力迸發(fā)出來,不過在D擋模式下,油門的反應需要適應,踩少了,車速幾乎沒有變化,踩多了,變速箱立刻降擋,動力輸出又變得過猛。
在駕駛感受方面,按照跑車標準來說,轉向依舊不能算是精準,但懸掛似乎比國產邁騰硬朗了一些,所以轉向時車身反應相對更快。在繞樁過程中可以感覺到側向支撐性明顯強于邁騰,突出了運動特性,應該說操控性在同級別中已經算是相當出色的了。
國產大眾CC運用了一些新式高科技裝備,我們測試的這款2.0TSI至尊版裝備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IDAC),這一系統包含一下幾個方面的功能:帶碰撞預防的自適應巡航系統(ACC)、車道保持系統(Lane assist)、泊車輔助系統、后視影像系統。
此次測試我們主要體驗了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由于自動倒車在很多大眾車型上已經見識過,所以這里不再復述。關于一汽-大眾CC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還可以參看以下這篇試駕文章,其中有包括自動倒車在內的詳盡講解:
《體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試駕一汽-大眾CC》
//frontenacatvclub.com/drive/201008/132594.html
● 自適應巡航系統:
自適應巡航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在普通定速巡航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雷達探測器,可以在一定速度范圍內保持與前車的距離,當前車小于你設定車速值的時候,車輛不會保持設定車速,而會保持設定的距離行駛,也就是說如果前車減速的話,大眾CC也會自動跟著減速。當然,ACC并不能讓駕駛者完全放松警惕,它只能提供最大25%的制動力,如果前車減速過快,車輛會發(fā)出危險警報,此時就需要駕駛者果斷踩下制動踏板才能避免追尾事故。
● 車道保持系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車道保持系統。開啟該功能后,當車速超過65km/h以上,系統依靠反光鏡下的探頭對地面的車道線進行掃描,并適時對車輛進行反復的糾正,若司機不打轉向燈轉向系統將施加3Nm的反向力矩。
車道偏離系統我們之前也見過不少,例如寶馬新5系和現代勞恩斯的方向盤震動,以及雪鐵龍C6的座椅震動等等,但向大眾CC這種施加反向力矩的方法還是第一次接觸。如果車道發(fā)生偏離,并且駕駛員沒有打轉向燈的話,就能明顯感覺到方向盤在“較勁”,有點類似市面上的那種街機賽車游戲。
3Nm的力矩大致的概念是,CC方向盤直徑約為370毫米,也就是0.37米,這樣算來系統施加到方向盤上的反向力約8.1牛頓,合0.82公斤。這一力道從數字上看并不強,任何人都能輕松應付,但不要忘了,巡航狀態(tài)下我們雙手不會用力握住方向盤,所以忽然一股力量作用到方向盤上還是感覺非常明顯的。
這一高科技裝備是否好用是因人而異的,至少我個人并不是很喜歡這種自作主張的做法,它預示著未來交通令人興奮的前景,同時又讓人有一絲擔憂,至少我們這一代的多數人都不希望機器產生自己的想法,好在大眾對于這一系統的把握還算比較有分寸,在兩次糾正車道后,系統就會停止工作,并且發(fā)出警報音提醒駕駛者注意航向。所以說,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系統絕不是自動駕駛儀!它只能在極為有限的范圍內保證安全,駕駛者依然是車輛毫無疑問的主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