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斯柯達明銳于2012年12月在捷克波利斯拉夫的斯柯達博物館首次與公眾見面,該車由捷克設計師Jozef Kaban(大眾Lupo、西亞特Arosa和布加迪威航的首席設計師)負責設計,采用了MissionL概念車的諸多設計元素。鑒于第二代明銳在全球市場上的強勁風頭,斯柯達推出的第三代明銳則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這款成功家用車型往日的印象。
明銳曾經(jīng)那略顯中庸的外觀在第三代車型上已然一去不復返,借鑒自MissionL概念車的設計元素也同樣被新款Rapid所使用,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第三代明銳那近似于平行四邊形的大燈、通體式底部進氣隔柵、以及邊緣銳化的中網(wǎng)造型將成為斯柯達的全新家族式臉譜。此前明銳慣用的將斯柯達標識包裹在進氣格柵頂端的做法在第三代車型上也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發(fā)動機蓋邊緣特意為斯柯達徽標預留了位置。
在車身尺寸方面,第三代明銳又有了顯著的提升,其車身尺寸為長4659mm,寬1814mm,高1462mm,軸距為2686mm,相比現(xiàn)款車型其長度提高90mm,寬度提高了45mm,軸距提升了108mm。而車身尺寸的提升,為新明銳帶來的主要是后排空間的提升,其后備箱容積也達到了590升。另外,由于采用了新的輕量化材料,新一代明銳相比第二代車型輕了102kg。
每次明銳的前臉設計給人帶來驚喜的同時,其車尾設計卻又總能令你興致大減,觀察第三代明銳的尾部設計后,大部分人會得出一個結論:“它應該還有更大的改進空間”。即使將斯柯達的新標識遮蓋住,你依然能夠準確的判斷出它究竟出自哪個品牌,C型尾燈和其整體尾部設計已然成為明銳的專利,簡潔、大方的同時會讓人有種莫名的期待感:“下一款會更好”。
內(nèi)飾方面,第三代明銳同樣顛覆了慣用的“低調(diào)”方案,全新的內(nèi)飾設計足以化解掉對此車任何的質(zhì)疑,內(nèi)飾風格無時無刻都在向人們灌輸其“新”的概念,全新的三輻運動型多功能方向盤為內(nèi)飾增添了一絲動感節(jié)奏,年輕的氣息終于和斯柯達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至于內(nèi)飾工藝方面,明銳所秉承的德式態(tài)度自然不必過分擔心。配置方面,第三代明銳為了提升產(chǎn)品競爭力,將車內(nèi)配置進行了全面的優(yōu)化,其中包括全新的多功能液晶顯示屏和經(jīng)過升級的音響系統(tǒng),此外新車還配備了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自動泊車輔助系統(tǒng)、道路標志識別系統(tǒng)、駕駛模式選擇、電動全景天窗、無鑰匙進入系統(tǒng)以及一鍵啟動系統(tǒng)等等。
第三代明銳出自全新的大眾MQB平臺,其懸架結構也與同平臺的第七代高爾夫保持一致,采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高配車型后懸架為多連桿獨立式懸架)。在安全配置方面,第三代明銳有著很大程度的提升。該車配備了可自動切換遠近光燈的智能燈光系統(tǒng)、車道偏離警示系統(tǒng)等等。另外在被動安全方面,第三代明銳全車最多配備了9個安全氣囊,包括膝部氣囊和后排安全側氣囊等。此外,斯柯達還為第三代明銳配備了全新的多次碰撞剎車系統(tǒng)。在多數(shù)交通事故發(fā)生時,經(jīng)常存在著第二次碰撞的可能性,而新一代斯柯達針對這種情況推出了多次碰撞剎車系統(tǒng),在車輛發(fā)生碰撞后,多次碰撞剎車系統(tǒng)即時在駕駛員不踩下剎車踏板時也會減慢車輛的速度,以盡量避免第二次碰撞的可能或者將之后碰撞時的時速降低。
動力方面,斯柯達為第三代明銳配備了四款1.2L(1.2L低功率和高功率)、1.4L和1.8L渦輪增壓直噴發(fā)動機,四款1.6L、2.0L(低功率和高功率)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和一款天然氣發(fā)動機。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5速、6速手動變速箱和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除入門款車型外,其余車型(Green tec/GreenLine版本)均配有啟停技術和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
繼第三代明銳三廂版發(fā)布后,2013年日內(nèi)瓦車展中,斯柯達又帶來了第三代明銳的旅行版車型。同時,該車還提供四驅(qū)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外形方面,第三代明銳旅行版延續(xù)了全新明銳的前臉設計,不僅如此,其亮點部分在于這款車擁有一個極為流暢的尾部造型設計。與此同時,經(jīng)典的雙C尾燈依然出現(xiàn)在了第三代明銳旅行版身上。相比第二代明銳旅行版,其長度增加了90mm,車身寬度增加45mm,軸距則增加了110mm。同時,該車的后排腿部空間達到了73mm,在后排座椅不放倒的前提下,行李廂容積為610L,放倒后提升到1740L。
在外觀設計上,明銳旅行版四驅(qū)車型與前驅(qū)版本保持一致,僅在尾門上多了“4X4”的標識。明銳旅行版四驅(qū)車型配備了第5代Haldex多片式離合器,在車輛的前后軸分別配備了一套差速器,并具備EDL(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電子差速鎖的功能。在一般狀態(tài)下行駛,動力主要被分配在前輪,當車輪出現(xiàn)打滑時,電腦會自動檢測到車輪的異常狀態(tài),并將動力分配到后輪,提升整車的通過性。值得一提的是,第5代Haldex多片式離合器系統(tǒng)的質(zhì)量比老款還輕了1.5kg。
對于斯柯達明銳來說,RS永遠是最令人期待的車型。在剛剛拉開帷幕的2013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上,斯柯達正式發(fā)布了全新一代明銳RS車型。該車采用全黑進氣格柵和下蜂窩狀進氣口,前保險杠樣式也經(jīng)過調(diào)整。此外,梯形鍍鉻排氣管、后擾流板和紅色制動卡鉗也進一步凸顯出這款車的運動基因。
與第三代明銳相比,RS版本采用了帶有RS標識、打孔真皮包裹的三輻方向盤,而儀表盤樣式也有細微調(diào)整,使得與內(nèi)飾質(zhì)感本就令人滿意的明銳相比,車內(nèi)多處貼有碳纖維裝飾和裝備了專屬RS運動座椅的明銳RS所營造的氛圍則更加令人熱血沸騰。
除了掀背款RS之外,明銳一向經(jīng)典的旅行款同樣推出了RS性能版車型。動力方面,第三代明銳RS搭載的是2.0TSI和2.0TDI發(fā)動機,其中2.0TSI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20馬力(162kW)/4500rpm,最大扭矩350N·m/1500rpm。與之匹配的是6速手動變速箱和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其0-100km/h加速時間6.8秒,最高時速248km/h。此外,明銳RS將標配發(fā)動機啟停和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
隨著第三代明銳眾多車型的紛紛亮相,上海大眾將其引入生產(chǎn)也指日可待,相信第三代明銳以其“返老還童”的全新面貌必然會受到更多年輕人所青睞。第二代明銳RS已在國內(nèi)性能車領域廝殺多年,以目前海外發(fā)布的全新明銳RS來看,它在國內(nèi)的這些MQB“同門兄弟”今后的日子未必會好過,對于這場家族“內(nèi)部矛盾”,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總結:
捷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斯柯達這個捷克百年汽車品牌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即便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何等的輝煌、與如今那些已高高在上的百年汽車品牌曾平起平坐,這些對于斯柯達來說都已成往事。大樹底下好乘涼,放下身段、重新來過,對于1996年才再次“復活”的明銳來說,僅僅歷經(jīng)三代車型的發(fā)展便已取得如此成績,這款“年輕”的車型已向人們證明了其自身的強大實力和斯柯達品牌所沉淀的百年影響力。(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