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我們看到了不少熱度很高的車型,從換代到全新車型各有不同,而它們在各自市場中絕對都是重量級選手。難得能將這些熱門車集中在一起,今天就讓我們的編輯和大家聊一聊對于這些熱門車。
在今天這個選題中,除了我自己之外,我還找來了張可和鄭宇一起跟大家聊一聊對于此次車展上的熱門車型。從現在開始,和之前大家看到的體驗不同,只聊我們關心的、喜歡的話題,想不想知道編輯自己是如何看待新車的?那還等什么,往下看吧!
國產的全新一代奔馳E級絕對是這次車展關注度最高的車型之一,國內的中大型車市場中奔馳、寶馬、奧迪都是該級別中的元老品牌了,而E級、5系和A6L之中,E是目前最需要提升競爭力的車型,而這一次車展上,奔馳就拿出了實力大增的全新E級。
鄭老板(鄭宇)看到全新奔馳E級的外形之后,便開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了。
鄭老板聊完外觀之后,我坐進了駕駛時,在我看來,全新E級的內飾變化是非常徹底的,而且完全是在向著奔馳S級靠攏,僅憑這個造型,就已經可以甩掉奧迪A6L和寶馬5系Li好幾條街了。
當然,全新E級的內飾并不是只停留在造型的改變上,很多細節(jié)方面也表現出了相當高的科技水平,比如觸控式的方向盤多媒體按鍵,兩塊彩色液晶顯示屏等,還包括各種先進的全LED大燈和主動安全配置,這些動態(tài)的配置車展上我們肯定是沒法體驗的,那就等到有了實車再說了。不過,可以先通過下面的視頻,讓大家了解一下它全新的LED大燈。
我還沒說完,張可就坐進了后排,我回頭一看,還坐在了老板的位置上,對于他一個190cm的大個兒來說,已經被我們嚴令禁止做空間體驗了(有多少人能長那么高....)。不過,坐進全新E級的后排,卻完全看不出他有那么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后排的空間真的很寬敞。
■ 編輯點評
鄭宇:就和很多次車展上的全新車型一樣,國產加長版奔馳E級相比現款車型也是顛覆性的改變。外形設計上不仔細看的話完全就是略小一點兒的S級。內飾的大膽設計和布局從效果來說是相當成功的,兩塊12.3英寸屏幕并排而放,科技感爆棚。乘坐空間已經達到夸張的水平,座椅的舒適性也很出色,以至于我有點疑慮:這款車的出現會不會讓一些人覺得沒有必要再考慮買S級了。
張可:最滿意的還是全新E級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內飾的氛圍比上一代和同級別對手來說都擁有更強的豪華感,當在車內看C柱的設計,就有著一種莫名的滿足感,相信這也是國產E級最為吸引人的地方。
苑璐:全新奔馳E級我覺得在2016北京車展上是關注度最高的車型了,想一想現款的E級,其實外觀變化的還可以,而內飾則顯得太過老氣了,和同級別的對手比已處于下風,而在奔馳S級推出的時候就已經讓奔馳品牌再次展現出對于豪華的理解,這種設計逐漸下放到了C級和E級上,僅憑豪華氛圍就可以甩掉對手好遠了。
● 奧迪新一代A4L
在高端品牌中型車當中,目前看奧迪A4L應該算是年齡最長的了,這樣導致它在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上相比同級別的寶馬3系和奔馳C級已經顯得有些落后了。本次車展,奧迪將全新一代A4L帶來了,雖然我們之前和全新A4有過接觸,不過,這次可是國內消費者很喜歡的L版本,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全新換代車型在各方面的表現。
全新奧迪A4L我覺得在外觀方面車燈肯定是重點,但至于其它方面,我覺得確實沒有太多可聊的,相比外觀,我覺得全新A4L車內可說的地方要多很多,接下來聽聽張可和鄭宇是如何評價的。
中控臺的設計我和張可都覺得非常好,而且配置方面也都表現出了較高的水準,如果說豪華感,的確是奔馳C更好,但要說到科技感,那肯定非全新A4L莫屬了。后排空間,我們留給了鄭老板,不是因為他高,而是因為他是現款A4L的車主,所以在空間感受方面,肯定會比我們更有發(fā)言權。
■ 編輯點評:
鄭宇:我非常喜歡全新奧迪A4L的前臉設計,因為它并不是像改款Q3那樣完全照搬Q7的樣子,沒有略顯突兀的中網一圈的鍍鉻裝飾,而且大燈的設計也很有自己的風格。另外就是內部的車載配置有了較明顯的進步,改變了現款奧迪A4L在同級別對手面前科技感不足的尷尬,不過空間表現上我覺得新車和現款基本表現一致,這并非代表新車不好,因為現款本來就已經足夠使用了。
張可:外觀和乘坐的變化實在不算大,這點變化早就應該在改款車型上體現了。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中控的改變,全新中控的設計科技感極強,與奔馳C級的豪華感形成鮮明對比,坐在車內完全可以取悅自己。
苑璐:在我看來,全新A4L在外觀上的變化還不足以吸引我,而中控造型上的變化完全可以稱之為一次變革,向著更高的科技感邁進了一大步,如果選擇一款自己駕駛的車型,我很愿意將這一票投給全新A4L,您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