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AHRT賽車隊] 今年的賽程真的非常緊湊,下半年每個月底幾乎都有比賽要進行,今年CEC首場比賽成都站結束之后,帶著冠亞軍的頭銜我們,再次來到了秦皇島首鋼賽車場。其實賽車就是一項會讓人糾結的運動,沒有人會成為常勝將軍,所以不想高開低走的我們,依然為這場比賽做了十足的準備,延續(xù)好成績是車隊不變的目標。
關于秦皇島首鋼賽車場,其實圍場內很多車手都沒有跑過,這是一條由前首鋼工廠改造而來的賽道,官方稱其為鋼鐵森林,超過3.8km的總長度,由街道區(qū)與場地賽道混合而成,很多組合彎與低速彎,對于我們的紅旗賽車來說,其實并沒有優(yōu)勢,尤其是S1賽段的街道區(qū)域。所以在官方試車環(huán)節(jié),我們也針對車輛的底盤數據進行了針對性調校,用來解決高胎耗,并且提升車輛整體靈活性。
參與到本站比賽的車手也發(fā)生了變化,66號賽車依然由王濤、陳佳龍、梁奇駕駛,55號賽車由林琦、周歌、王凱、陳賡駕駛。而我們的試車工作,從6月26日星期三就已經開始了,試車原則很簡單,就是讓沒跑過的車手多練習,目的就是早點找到這條賽道的駕駛節(jié)奏。
第一天試車,由周歌、王凱、陳賡駕駛,雖然三位車手都是第一次來首鋼賽道,但是第一天四節(jié)練習之后,就已經可以把圈速推進到合理的圈速范圍,包括新胎圈速測試以及舊胎長距離駕駛,都進行了針對性測試。賽后,三位車手也都給出了自己對于賽車與這條賽道的心得。
排位賽
星期五的排位賽被安排在下午5點,此時天氣變的涼爽不少,對于輪胎工作狀態(tài)以及發(fā)動機性能輸出都有一定幫助。紅旗H6(參數|詢價)賽車由王濤駕駛,H5賽車由林琦駕駛,作為車隊內部駕駛經驗最為豐富的兩位車手,圈速自然不用擔心。
王濤駕駛H6賽車僅僅用了兩個沖刺圈,就將最終桿位圈速定格在1:47.777,雖然排位時間還有10分鐘,但是回到維修區(qū)的他直接走下賽車,看來對自己的成績很有信心,到底還有多少‘褲襠’空間掏一陶,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林琦駕駛的H5賽車,同樣只做了兩個沖刺圈,由于受渦輪持壓問題的影響,導致大直道尾速受到一定影響,但是最終也做出了1:48.772的好成績,名列全場第三位。后續(xù)我們也針對渦輪進行了檢查修復,但也只能在正賽再做試車了。
第一回合正賽
紅旗H6車組 王濤/陳佳龍駕駛
第一天正賽日終于來了,紅旗H6賽車由王濤搭配陳佳龍駕駛,所以我的任務就是觀賽,外加充當服務人員,主要負責拿頭盔以及遞水這些事情。由于是桿位發(fā)車,為了預防萬一,王濤申請駕駛發(fā)車順位。
五盞紅燈熄滅之后,CEC全年第二站比賽正式開始,王濤率先沖進一號彎,此后就開始了一路帶開模式,一度拉開第二名超過20秒的距離,由于一騎絕塵太過無聊,甚至直播鏡頭都沒有給到他太多,基本上一直在拍后面集團的纏斗畫面。
就這樣,王濤的駕駛時間逐漸逼近60分鐘,陳佳龍熱身完畢,上車開始第二順位的駕駛,作為拉力圈的年輕力量,上車之后的他也開始了瘋狂推進,之前拉開的車距并沒有喪失,甚至有繼續(xù)拉大的趨勢。
就這樣,比賽剩余時間逐漸進入倒計時,就在比賽結束前的10分鐘,由于有賽車故障并且停在賽道上,導致安全車的出現,這也打破了比賽局勢,之前我們拉開的巨大差距,瞬間蕩然無存。
本以為安全車返回后,還剩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我們應該很安全,但就在比賽的最后一圈,受到慢車影響的我們,還是被當時的第二名完成了超越,最終我們得到了全場第二名的成績。但是無傷大雅的是,第一集團軍都在同圈范圍內,所以明天第二回合的比賽將會決定冠軍歸屬。
紅旗H5車組 林琦/陳賡駕駛
林琦賽后駕駛感想
2024賽季的第一場比賽,時隔8個月再次坐進賽車,一條全新的賽道,這成為了3天內我要攻克的難題。首先是賽前練習階段,每天一節(jié)(30分鐘)的練習時間,雖然足夠找到這條賽道(秦皇島首鋼賽車場)的節(jié)奏,但肯定稱不上完美,人、車、賽道的融合離完美還有點距離。
第一階段正賽由我發(fā)車,由于車輛的渦輪壓力不夠穩(wěn)定,所以發(fā)車初段名次略有下跌,但在幾圈的節(jié)奏調整后,55號賽車再次回到了全場第四的位置,而此刻身后的賽車與前面正在追趕的賽車都是1600T組別,這個組別在動力上與紅旗H5相當,且車重卻要輕100公斤左右,所以前一個小時賽程幾乎都在和他們糾纏,也正是因此賽車前輪的損耗遠遠超出預期,導致后半段正賽圈速都在1:52秒左右,直至賽程到70分鐘左右,交給第二棒的隊友陳庚,我們依舊保持在全場第四的位置。
陳賡賽后駕駛感想
第一回合比賽,我第二順位發(fā)車,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保住名次,把車安全帶回,讓明天的隊友可以全力沖刺。剛上場的前幾圈都在適應新的齒比,嘗試不同擋位出彎,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逐漸穩(wěn)住了圈速,車比練習時更好開,能一直跑出自己的風格。
和第一順位林琦相比,我在圈速上還有提升空間,感謝隊友使勁往前沖,并且拉出了足夠的空檔,好讓我比較安心的完成駕駛,所以,努力做好輪胎管理,將車完好無損的帶回,也完成了自己定的目標。
在我看來,第一回合比賽更像是一場大的排位賽,第三發(fā)車,第三帶回,這個結果令人滿意,第二回合比賽會是最精彩的部分,爭取更好的成績!最終,第一天的120分鐘比賽,紅旗H6賽車獲得全場第二名的成績,而紅旗H5賽車則排在組別第三位,整備車輛,為第二天的比賽繼續(xù)做好準備。
第二回合正賽
紅旗H6車組 王濤/梁奇駕駛
第二回合正賽,由王濤與梁奇輪流駕駛,梁奇負責發(fā)車順位,王濤負責沖線順位。早晨9點的維修區(qū)出口就已經開放,本以為早晨的秦皇島,應該是很涼爽的天氣,甚至之前天氣預報還在說有雨,但實際上我們迎來的卻是這幾天最為炎熱的天氣。
雖然H6在前一天的比賽中名列組別第二,但依然是頭排發(fā)車位,所以接下來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守住位置并且找機會上到第一。所有車輛2X2編隊行駛至發(fā)車區(qū),五盞紅燈熄滅之后所有賽車開始全力加速,由于我使用三擋開始加速,導致渦輪并沒有很快的起壓,所以初始階段與左側的桿位賽車齊頭并進,好在此時駕駛紅旗H5的林琦,起步非常出色,占據內線的他順利上升至第一位,而我選擇了走外線,以來獲得更高的出彎速度,至此,我倆用非常出色的發(fā)車程序,讓兩臺紅旗賽車在2號彎前就順利超車,占據場上的前兩名。
由于前一天紅旗H5賽車有處罰,要在今天完成一次通過維修區(qū)的判罰,所以駕駛紅旗H5賽車的林琦開始全力推進。
兩臺賽車保持幾乎一致的節(jié)奏開始向前沖刺,很快就與后面拉開了明顯差距,但是由于天氣炎熱的問題,導致駕駛紅旗H6賽車,并一直跟在后面的我,飽受剎車溫度與輪胎超溫的問題,所以在保持合理距離的情況下,我倆就這樣行駛了超過30分鐘。紅旗H5賽車進站接受處罰之后,我駕駛紅旗H6賽車開始了獨自領跑。后面的比賽基本上順風順水,保持合理的駕駛節(jié)奏,控制好輪胎損耗直到進站換人。
駕駛55分鐘之后,H6賽車選擇進站換人,王濤接過駕駛位之后,換了新胎的他,就開始了推進模式。對于首鋼賽車場來說,他的駕駛經驗太過豐富,他很清楚在比賽的不同節(jié)奏下,應該使用什么樣的駕駛風格,可以說在巡航與沖刺節(jié)奏之間切換自如。
由于我們的賽車在前面累積了較大優(yōu)勢,擁有領先全場第二名兩圈的優(yōu)勢,讓我們完全不會擔心成績問題,此后的比賽,王濤保持巡航模式一路將比賽開完,隨著方格旗的揮動,最終以全場第一名的成績,率先沖過終點。
紅旗H5車組 林琦/王凱駕駛
林琦第二回合駕駛感受
第二階段正賽依舊是由我發(fā)車,在維修團隊調整了渦輪增壓系統(tǒng)后,動力輸出要比第一天穩(wěn)定很多,且足夠充沛,發(fā)車后憑借更有優(yōu)勢的線路,55號賽車攀升至全場第一名。
就這樣,保持駕駛節(jié)奏行駛了20分鐘,賽會針對昨天安全車期間,隊友超車的處罰要開始執(zhí)行,在第一次通過維修區(qū)處罰后,賽會精準的計時系統(tǒng)發(fā)現55號賽車依舊超速,在幾分鐘再次判罰了第二次通過維修區(qū),遺憾的是第二次,55號賽車依舊超速(在打開維修區(qū)通道限速情況下),緊接著迎來了第三次處罰,通過維修區(qū)并罰停5秒鐘,好在這次處罰55號合格了。
回到場上后,55號的名次略有下降,但依舊在第一集團內,有著爭奪全場與組別名次的競爭力,而恰恰就在此時,通過高速S彎的過程中,賽車的后懸架出現異響,隨后賽車失控,飛向賽道左側,并重重的撞上了水泥護墻,這次事故,可以說徹底斷送了55號登上領獎臺的機會。接下來,就是機械師團隊對55號的搶修,好在一切順利,第二棒車手順利沖線,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比賽,最終組別第四,無緣頒獎臺。
全文總結
由于機械故障發(fā)生損壞的紅旗H5,在比賽還剩1小時結束的情況下,終于拖回了維修區(qū)。這次,終于輪到機械師團隊表演了,賽車除了外觀方面的損壞之外,車輛的前后懸架都發(fā)生了變形,但是車隊所有配件都有準備,所以馬上開始維修工作。
外面賽車排氣聲音依然狂暴,而車隊維修區(qū)內的工作,熱火朝天,那一瞬間真的感染了所有人,當車輛維修完畢落地,并且駛出維修區(qū)之后,P房內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是送給維修團隊最好的肯定。
到這里,CEC秦皇島首鋼站的比賽全部結束了,雖然紅旗H5賽車并沒有上領獎臺,但是敢于拼搏的精神確實感動了很多人,回去整備車輛,迎接鄂爾多斯站的比賽,繼續(xù)向冠軍發(fā)起沖擊。
紅旗H6賽車最終憑借穩(wěn)定的發(fā)揮,獲得了全場組別的冠軍,連續(xù)兩場比賽榮獲冠軍,讓車隊內部的信心進一步增加,無論如何,我們會繼續(xù)發(fā)揚汽車之家賽車隊英勇拼搏的精神,為接下來的每一場比賽做好準備,也請大家繼續(xù)關注汽車之家賽車隊。(文/圖/攝 汽車之家 梁奇 攝影 楊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