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通用汽車公司和TAKATA(高田汽配制造公司)聯(lián)合研發(fā)了一個新的安全氣囊技術——前排中央安全氣囊,這個中央安全氣囊位于駕駛員座椅內(nèi)側的靠背上,它有什么用?
側面碰撞是碰撞測試體系中一項重要的評估項目,它模擬的是車輛被其它車輛從側面撞擊的碰撞事故。為了能與實際情況更貼合,有些碰撞測試機構還引入了側面柱碰項目,以此綜合評價試驗車輛對于駕駛員的保護效果。不過,從側碰試驗的過程不難看出,被試驗車輛著重考慮的是司機側車身抵御碰撞的能力,如果碰撞發(fā)生在另一側會怎樣?另外,如果副駕駛坐了一名乘客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
下面這段視頻中就可以看到當側面碰撞出現(xiàn)在副駕駛席側和在碰撞發(fā)生時副駕駛席坐有一名乘客時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此外,你還會看到,前排中央安全氣囊在此類碰撞事故中可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側面碰撞時,副駕駛坐有一名乘客
首先,我們假定來自側面的碰撞出現(xiàn)在司機側且副駕駛坐有一名乘客。碰撞發(fā)生時,B柱將盡可能地抵御外力的沖擊保證車身結構的完整,即便如此,在巨大撞擊力的作用下,車內(nèi)乘員也會向碰撞側移動。如果車輛裝配有側氣簾和側氣囊,駕駛員可以得到保護,不至于直接撞向車門,降低受傷程度。
鏡頭轉向副駕席位,坐在副駕駛側的乘客也會向碰撞的發(fā)生方向移動,此時,即便安全帶具備一定的約束能力,但對乘員橫向移動的限制顯然不是它所擅長的,隨后發(fā)生在乘員間的撞擊會給雙方造成極大傷害,其慘烈程度絕不亞于兩名橄欖球運動員飛身沖撞后的景象。
側面碰撞來自副駕駛席側
另一種情況,碰撞發(fā)生在副駕駛側(未坐乘客),在這個過程中,駕駛員同樣會朝著碰撞的發(fā)生方向移動(向副駕駛側移動),安全帶對此毫無作為,當身體倚住中央扶手箱后,在撞擊力的作用下,頭部仍舊向副駕駛側移動,從假人的姿態(tài)來看,給頸部造成的壓力著實不小。
前排中央安全氣囊研發(fā)背景
通過分析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供的死亡事故報告分析,通用認為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前面描述的情景在碰撞事故中不可避免,這也反映出“日漸完善”的碰撞測試所存在的局限性。通用汽車公司就是以降低因此類碰撞事故給乘員造成傷害程度為初衷進而與TAKATA(高田汽配制造公司)合作研發(fā)了安裝在座椅內(nèi)側的前排中央氣囊。在發(fā)生以上碰撞事故時,彈出的氣囊可在兩個座椅之間形成一道屏障,既能防止駕駛員身體過度扭曲,也能防止乘員之間的相互碰撞。
氣囊控制單元根據(jù)座椅傳感器和橫向碰撞傳感器來識別副駕駛是否有乘客以及碰撞發(fā)生的方向,從而來判斷前排中央安全氣囊是否彈出。以此來避免氣囊在事故發(fā)生時給乘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編輯總結:
“前排中央安全氣囊在車輛發(fā)生側面碰撞時可以起到保護乘員的作用,”IIHS的主席阿德里安•倫德對此表示認可。IIHS正在執(zhí)行的25%偏置碰撞試驗給車輛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中提到的副駕駛側面碰撞以及側碰中乘員之間相互碰撞的情況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填充到碰撞測試的體系中,進而推動前排中央安全氣囊在汽車上的運用,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性。(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相關鏈接: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nèi)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