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評] 受“解限政策”與各個主機廠新一輪品牌二手車策略的影響,二手車流通市場呈現(xiàn)出一片大好,不僅交易量同比大增,保值率也有提升。但美中不足的是,新能源二手車的表現(xiàn)頗為慘淡。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1-3月,全國二手車共完成395萬臺交易,同比增長97%;比2019年同期上漲21.5%。今年二手車交易量或將突破1600萬臺交易大關。從保值率來看,今年1月份3年期車齡二手車綜合保值率約64.37%,較去年同期提升4.67%。豪華燃油車、日系燃油車表現(xiàn)良好,奔馳、寶馬、奧迪保值率分別為71.5%、65.6%、64.3%;豐田、本田保值率分別為79.5%、76.7%。
相比之下,插電式混動、純電動車型保值率分別為45.2%、39.9%。除特斯拉、寶馬外,其他品牌保值率均低于60%。二手車交易市場內,展區(qū)顯著位置依然被燃油車占據(jù);少數(shù)新能源汽車則被車商停在了不起眼的角落。
保值率低下是車商不愿交易新能源二手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舊車報價階段車商表現(xiàn)保守。除保時捷、特斯拉、寶馬部分車型外,車商對其他品牌均表現(xiàn)出謹慎的態(tài)度。而估值標準欠缺與流通能力低下是新能源二手車“叫好不叫座”的本質原因。
估值尚無標準 電池續(xù)航不及油車
二手車保值率評估環(huán)節(jié)是車輛報價的主要參考標準。其構成因素主要由動力系統(tǒng)殘值、車輛完整度、品牌價值共同決定。重中之重,就是二手車輛的動力殘值。
以一款標稱續(xù)航里程403km的純電動SUV車型為例。考慮到車內用電系統(tǒng)對電池的消耗,用戶購車后首年電池續(xù)航里程約為370km-380km左右。入冬后,隨著氣溫降低,電池續(xù)航里程徘徊在330km左右。第二年氣溫回暖,即使盡可能關閉車內用電設備,車輛續(xù)航里程很難達到350km。
因此,在二手車拍賣平臺上,對同款指導價11.93萬元、表顯里程0.2萬公里、2020年12月上牌的準新車,車商給出了6.28萬元的報價,保值率僅為52.64%。同樣為2020年12月登記上牌、既往里程0.32萬公里、新車售價11.29萬元的同品牌燃油車型,車商報價8.98萬元,保值率達到79.54%。相較前者,保值率高出了51.10%。
燃油車的保值率主要取決于發(fā)動機使用狀況。二手車評估人員以該車輛首次登記上牌時間、車輛既往里程給出價格范圍;但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則主要參考電池使用情況。當前技術條件下雖電池續(xù)航技術持續(xù)完善,受制于電池衰減因素的影響。報價時無法與同等價位段的燃油車相媲美。
新能源車輛還有潛在的成本風險,主要集中在二次交易難度與整備價格層次不齊。
一方面,2C交易中,繼任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未能形成規(guī)模;2B交易時,車輛保值率偏低導致利潤微薄。另一方面,燃油車輛整備有著一套公認的整備流程;而新能源車輛的電池檢測項目多以檢查是否正常運行,并非恢復至出廠續(xù)航里程狀態(tài),這種檢測難以根本性提升車輛殘值。綜上,市場車商及二手車交易企業(yè)對二手新能源汽車回收交易依舊保持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
從標準化車輛估值角度來看,燃油二手車評估在此前汽車營銷師資格考試中曾有體現(xiàn):1-3年折舊11%,4-7年折舊10%等。新能源二手車權威檢測標準尚處空白,燃油車評價標準又不適用。最終即便是“腰斬”,新能源二手車依舊鮮有問津。
大城市限制多 小城鎮(zhèn)缺配套
二手車的流通能力同樣是舊車保值率的重要決定因素。
二手車車主剛需屬性強、入門門檻低,相比于新車車主,前者更在意車輛的價格與售后使用成本。而頗具性價比的新能源二手車卻因過戶限制與配套不足等原因,在二手市場頻頻面臨冷遇。
過戶限制多往往發(fā)生在經濟發(fā)展較好的“限牌限購”地區(qū)。通常的,二手車交易需買賣雙方攜帶相應手續(xù)至車管所登記辦理,前后用時大約2小時左右。但新能源二手車在辦理過戶登記時還需審核一定的額外條件。
以上海為例,二手車受讓人需通過征信調查,并自行準備一套經物業(yè)單位蓋章確認的場所用以增設充電設施;如無本埠戶籍,受讓車主還需提供居住證及1年社保繳費憑證。待5-10個工作日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所有權轉讓辦理階段。
此類新能源二手車買家多為從事網約車服務的外地司機,難以出具可供安裝充電設施準入的物業(yè)憑證。即便通過委托第三方車隊公司代為辦理,使其手續(xù)合法,但車輛所有權多登記在第三方公司名下,一旦發(fā)生退出情景時,后者往往向車主索取2000-3000元不等的手續(xù)費用,加之新能源二手車本就殘值不高,再轉售成本損失較大,最終導致上述主要購車人群通過金融方案選購新車,進一步壓縮二手新能源汽車C端用戶數(shù)。
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總體呈現(xiàn)“低價強勁”態(tài)勢,售價5萬元以下車型流通占比49.44%,這類車輛大多銷往二線城市。作為“5萬檔”傳統(tǒng)熱銷地區(qū)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對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反應出奇平淡,是導致流通效率低下的又一因素。
通過調查,農村市場面臨的充電設施不足、購車用途單一、維修相對困難或成為新能源二手車難以推行的主要原因。
僅就充電設施來看,全國呈現(xiàn)出區(qū)域性集中現(xiàn)象,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10省市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高達74.7%,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區(qū)以及高速服務區(qū);農村地區(qū)和國省道沿線依舊是公共充電設施的“投設盲區(qū)”。
以山西為例,太原市內充電站站點約50余家;而在百度地圖輸入“忻州市充電站”后,可以獲得29個相關結果;作為忻州市下轄的寧武縣,通過百度地圖竟無法查詢到充電站的相關信息。
農村市場的購車用途與城市有著較大區(qū)別。在滿足載人等基礎出行需求的同時,農村車主更關注車輛的載貨能力。實際交易過程中,約6成農村車主購車時多考慮金杯、昌河、五菱宏光等MPV級二手車型,主打家用轎車、SUV的新能源二手車自然遜色不少。
從售后保養(yǎng)的角度來看,新能源二手車面臨著整備能力不足的挑戰(zhàn)?h域市場的汽車綜合修理廠投入成本往往控制在10萬元左右,僅能處理基礎保養(yǎng)、外觀損壞維修等常規(guī)維保項目;具備基礎維保服務的新能源維修廠則至少投入20余萬元,除了汽車基本維修設備外,還要加裝新能源充電樁等特定服務設備,聘請具有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人員。對縣域維修廠投資人而言,門檻顯然過高。
綜上所述,大城市由于轉移登記手續(xù)限制,導致新能源二手車缺乏客源;小縣城由于缺乏相關配套設施,加劇了新能源二手車的“鮮有問津”。最終進一步壓縮新能源二手車殘值,使得舊車價格持續(xù)走低。
技術更迭快 個人買家缺乏購車信心
新能源二手車與燃油車置換里程數(shù)存在明顯差異,前者置換周期相對較短。數(shù)據(jù)顯示,13%的新能源車表顯里程1萬公里以內就被賣出,相同公里數(shù)的燃油車僅占3%;63%的新能源車表現(xiàn)5萬公里以內就被賣出,而51%的燃油車在行駛8萬公里以上后,才發(fā)生首次二手車交易。
雖然2020年新能源二手車交易規(guī)模較2019年實現(xiàn)84%的增長,其中近80%來自于車商間循環(huán)交易以及租賃服務企業(yè)的批量采購。反觀燃油車55%以上的C2C交易來看,新能源二手車真正流轉到個人賣家手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
部分消費者認為,車輛技術的過快迭代成為了對新能源二手車望而卻步的根本原因。以BEV車型為例,2016年集體突破200km續(xù)航里程大關;2018年后,續(xù)航里程普遍突破300km;2020年以后,400km續(xù)航里程已然成為純電車型標配,部分頭部企業(yè)已經將600km續(xù)航,100kWh電池能量的新興技術投入到其主流產品之上。
純電動乘用車續(xù)航里程分布情況 | ||||
續(xù)航分布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100-149km | / | 3 | 10 | 16 |
150-199km | 110 | 9 | 9 | 21 |
200-249km | 16 | 32 | 3 | 4 |
250-299km | 55 | 77 | 63 | 16 |
300-399km | 48 | 192 | 138 | 99 |
400-499km | 14 | 88 | 193 | 151 |
500-599km | / | 3 | 33 | 78 |
≥600km | / | / | 6 | 30 |
數(shù)據(jù)來源:乘聯(lián)會根據(jù)免購置稅目錄統(tǒng)計 |
不僅是電池技術,車輛電子硬件更迭引發(fā)的高淘汰率同樣制約著二手新能源汽車價格。2015年,50kW電動機總功率足以應對當時的市場需求;2019年后,100kW電動機總功率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300kW以上電動機總功率的配置用于部分品牌高端車型。全車影像、用以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的巡航系統(tǒng)逐步普及。每一代車型較上一代均有著顛覆性的技術革新。目前汽車的創(chuàng)新70%來源于汽車電子產品,而電子產品成本在純電動車中的占比更高達47%,電子產品的不斷創(chuàng)新將推動電動車整車快速迭代。
相比于燃油車5年迭代的產品周期而言,新能源汽車迭代周期縮短至2年以內。這就導致了新能源汽車殘值消耗過快,個人賣家缺乏市場信心。對于這樣的價格現(xiàn)象,車商有著更為形象的總結:“1年虧一半,兩年虧8成,以后每年再對折!
一位消費者表示,其本人原打算購入全新新能源汽車,就是由于產品迭代速度過快導致其將目光轉向二手新能源汽車。雖已持幣觀望長達3年,仍對新能源汽車“一天一個樣”的革新速度感到憂慮,“新能源二手車感覺買了就虧錢,不買就一直不虧!
后記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臺,占汽車總量的1.17%;新能源汽車連續(xù)三年增量超過100萬臺,行業(yè)總體處在低基數(shù)、高增長的快速發(fā)展期。
主打新能源產品的主機廠,應結合二手新能源汽車車載電子產品較新這一特征,嘗試開展主機廠“保價回收置換”政策,將二手車交易主要場景掌握在自身渠道當中;厥諄砼f車進行拆解翻新,用于再制造、再生產,通過穩(wěn)定回收價格實現(xiàn)保值率穩(wěn)固。
如今,新能源汽車硬件技術水平已經度過高速迭代期,頭部造車新勢力企業(yè)或將發(fā)力點從硬件更迭轉向軟件更新;隨著華為Hi芯片技術入局,自動駕駛軟件的升級,新能源汽車正朝著電子產品的屬性遷移。
當硬件技術條件趨于穩(wěn)定,通過軟件迭代換來體驗升級的時候,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偏低的問題自然能夠迎刃而解。(文/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黑船來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