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超級播報,本周特別有料,為啥?因為2020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終于發(fā)布了。相比去年的政策變化,今年新政雖然在補貼金額上并未出現(xiàn)大幅度下滑,但在其他方面卻提出了一些“微妙”的要求,而這些設定或將對市場造成蝴蝶效應般的影響。那么,新政發(fā)布到底對我們購車有什么影響?是現(xiàn)在抓緊買,還是先持幣觀望?我們今天一起來來挖挖新政背后的“暗語”。
● 202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政策主要變化
一、整體補貼退坡,其中在300km續(xù)航以下的車型不再有補貼。
二、建立價格門檻,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三、鼓勵“換電”,擁有“換電模式”的車輛不受價格門檻的限制;
四、申報數(shù)量要求,車企若申報補貼,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shù)量應達到10000輛;
五、使用者要求,非私人用戶(營運車輛)不可拿足額補貼(70%)。
六、2020年4月23日至7月22日為新政過渡期。
● 補貼再退坡 整體下調10%-15%
相比于2019年與2018年的補貼變化,今年新政策在續(xù)航這一技術指標上繼續(xù)提高要求,補貼金額方面也再次退坡,整體下調幅度為10%(純電動)和15%(插電混動),例如續(xù)航在300-400km的車型,補貼從1.8萬元下調至了1.62萬元。但今年想要享受補貼的前提,車輛補貼前價格要在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具體調整額度可參考下表:
2019/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調整一覽 | ||||||
類型 | 指標 | 2019年 | 2020年 | 備注 | ||
純電動乘用車 | 純電動續(xù)航R(工況法、公里) | 250≤R<300 | 1.8萬元 | 0 | 1、補貼金額退坡10% 2、300公里以下取消補貼 | |
300≤R<400 | 1.62萬元 | |||||
R≥400 | 2.5萬元 | 2.25萬元 | ||||
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及對應補貼系數(shù)(Wh/kg) | 125(含)-140 | 0.8倍 | 0.8倍 | 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門檻、分檔及系數(shù)未作調整 | ||
145(含)-160 | 0.9倍 | 0.9倍 | ||||
≥160 | 1倍 | 1倍 | ||||
按整車能耗較限行門檻提升程度及對應補貼系數(shù) | 較2018年能耗門檻提高10%(含)-20% | 0.8倍 | / | 2020年補貼政策在電耗門檻上改用2021年擬實施的雙積分門檻,或在2109年基礎上加嚴約5% | ||
較2018年能耗門檻提高20%(含)-35% | 1倍 | |||||
較2018年能耗門檻提高35%以上 | 1.1倍 | |||||
較新能耗門檻提高0%(含)-10% | / | 0.8倍 | ||||
較新能耗門檻提高10%(含)-25% | 1倍 | |||||
較新能耗門檻提高35%以上 | 1.1倍 | |||||
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元/kWh) | 550/kWh | 500/kWh | 電池電量金額上限退坡10% | |||
插電式混動(含增程式)乘用車 | 純電動續(xù)航在50-80公里之間 | B狀態(tài)燃料消耗量相比標準限值的比例 | 55%(含)-60% | 0.5萬元 | 0.425萬元 | 1、延續(xù)2019年技術標準,未作調整 2、補貼金額退坡15% |
<55% | 1萬元 | 0.85萬元 | ||||
純電動續(xù)航不低于80公里 | A狀態(tài)百公里耗電量應滿足純電動乘用車2019年門檻要求 | 1萬元 | 0.85萬元 | |||
分析來源:中汽研;制表:汽車之家行業(yè)團隊 |
可以看出,新政再次提高了對于續(xù)航里程的要求,300km以下產品將不再享受補貼,且高于300km續(xù)航的產品補貼也有10%的退坡。但有評論表示,對于部分品牌車型而言,此次補貼下調影響不大,即便是由車企來承擔退補的差價,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對于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新政策相比2019年并未對上限進行提高,僅僅是小幅度提高了對于下限的要求,從120-140Wh/kg提高至了125-140Wh/kg。
有評論表示,新政策在補貼方面的下調對于部分品牌而言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新政實施后,即便由品牌自行承擔退補產生的差價,成本也在可控的范圍內。所以相信新政出臺后,會有一些品牌推出補貼保價計劃等,由此來為消費者因補貼退坡造成的損失來買單。
● 30萬元補貼門檻或讓價格戰(zhàn)打響
雖然補貼退坡幅度不大,但正如前文所說,享受補貼前提是車輛的補貼前售價應在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實則是將矛頭指向目前所有20-40萬元的車型,尤其是目前熱度高漲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
按照新政要求,顯然目前那些定價在30萬元以上的產品將在過渡期后(7月22日)不再能夠享受補貼,但或許沒那么簡單。例如目前一些非常接近30萬元價格的產品,品牌是否會通過調價或者其他手段,來讓產品的補貼前價格進入到30萬元以內呢?例如國產Model 3標準續(xù)航版。
新政剛剛發(fā)布,立刻有很多人在網上就發(fā)表了看法,認為新政30萬元的門檻顯然是為Model 3“量身定制”的,而在20-40萬元的價格段,Model 3的價格或許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造成這個區(qū)間所有的產品競爭格局和定價策略都將發(fā)生變化,后果可想而知。
理想汽車CEO李想此前就曾在在線中表示,目前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制造成本允許其還有降價的空間,而新政一發(fā)布,或將順理成章幫助Model 3既合理又合法的進行調價,而其也將影響到整個20-40萬元市場的格局。畢竟,目前幾乎在此價位的所有產品均都將對手鎖定為了Model 3和還未交付的Model Y。
不過很多人猜測,國產Model 3最大可能是對標準續(xù)航版車型進行調價,而目前熱度最高的長續(xù)航后驅版則維持現(xiàn)狀,畢竟補貼前36.655萬元的售價能讓步進30萬的可能性較低。那是否現(xiàn)在趕緊下單長續(xù)航版是最佳時機呢?不一定,注意!我們只是說“降價可能性較低”而不是“沒有可能性”,因為7月正是特斯拉Model 3要更換使用寧德時代電池的時間點,一切還存在變數(shù),仍需觀望。
所以,即便國產Model 3長續(xù)航后驅版無法進入30萬元大關,但其在7月后仍有降價的可能性,因此消費者目前持幣觀望為上策,如果在7月22日前,特斯拉未進行最終調價,在補貼調整前下單也不為遲。按照新政,過渡期間購買國產特斯拉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及長續(xù)航版Model 3補貼會不會減半,其依然符合2020年的技術指標要求。但受退補影響,補貼金額將減少。
無論如何,新政策的30萬元門檻指標將對20-40萬元市場形成影響,而將特斯拉引入戰(zhàn)場,也是為了讓中國新能源市場能夠形成鯰魚效應,競爭將進入到關鍵階段。尤其目前還有幾款熱門車型待上市,新政的推出也或將讓這些待發(fā)布車型“忐忑不安”。
目前30-40萬已上市的多款車型,包括廣汽Aion LX、HYCAN007、榮威MARVEL X以及騰勢X純電版等,這些車型或都將因新政的推出而進行相關的價格或營銷策略調整。正如前文所說的蝴蝶效應,如果30-40萬元的產品下探到30萬內,而20-30萬的產品繼續(xù)下探,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定價或將進行一輪洗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