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入體驗] 香港TVB公司曾做過一項調(diào)查,近十年收視率高的港劇通常都有著“狗血”的劇情。例如:同胞兄弟之間因家族門庭的緣故,陰差陽錯的對調(diào),本是同根生,但進入不同的門第后,命運各自不同...,這是港劇中最常見的劇情之一。
作為日系三大豪華品牌之一,謳歌在國內(nèi)一直是最失意的那個。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產(chǎn)品單一,售價過高造成的。為此,謳歌在2012年北京車展推出入門級新車謳歌ILX,它與美版思域采用相同的平臺,可以說它就是思域的高級版。這款車型先期已經(jīng)在美國上市,售價為2.5萬美元起(約合RMB16萬元),國內(nèi)正式上市將在10月份,預(yù)售價為25萬元起,并且只推出1.5L混動版。雖然與思域采用相同的平臺,但謳歌的品牌定位高于本田不少,那么謳歌ILX是否會上演一幕“脫胎于思域的貴族”劇情,我們文中看。
■ 本是同根生,只是換上貴族裝
ILX是謳歌在國內(nèi)推出的第一款緊湊型車,但是在北美,謳歌早有借用思域平臺推出緊湊型車的先例。1997年,謳歌在加拿大推出EL,這是謳歌在國外首款入門級豪華車,它借用了第六代本田思域的平臺,從某些方面來說,它就是高級版的思域。這款車型從1997年一直賣到2005年,在北美市場獲得不錯的口碑。
2006年,謳歌在北美市場推出的全新CSX車型,代替EL成為謳歌品牌的入門級產(chǎn)品,與EL一樣,CSX與第八代思域共享平臺及許多車身外部構(gòu)件,CSX僅向加拿大市場提供,這一點與它取代的EL相同。2012年,謳歌又推出建立在第九代思域平臺基礎(chǔ)上的ILX概念車,不出意外的是,這款車型仍舊采用了思域的平臺,這一次是第九代思域。
■ 外觀:“思域的形,謳歌的樣”謳歌ILX車身尺寸為4555×1890×1425(mm),軸距為2670mm;九c思域相當(dāng),僅是車身寬度略有增長,軸距方面則完全相同。但是,很難憑車身尺寸去鎖定它的競爭對手,因為其主要競爭對手雷克薩斯CT200h是一款兩廂車,而另外一款入門級豪華車沃爾沃S40則不成氣候。
在ILX量產(chǎn)車推出之前謳歌曾發(fā)布它的概念車,但概念車與量產(chǎn)車的區(qū)別并不大。整體來說,ILX可謂是近年謳歌在國內(nèi)推出最“平易近人”的車型。外觀沒有謳歌TL、ZDX那么的前衛(wèi),即使與謳歌RL、MDX相比也低調(diào)很多。如果不是中網(wǎng)格柵中間的“箭頭標(biāo)”,你或許會認(rèn)不出這是一臺謳歌的產(chǎn)品。
家族設(shè)計的好處就是能讓其品牌每一個產(chǎn)品都有極強的相似性,ILX前臉延續(xù)謳歌家族棱角分明的設(shè)計,大量的直線條給整體加上一份硬朗。尤其是中網(wǎng)盾形鍍鉻格柵,已成為謳歌全系車型的家族特征與視覺的焦點,相比謳歌其他車型,ILX格柵顯得“樸實”多了,并沒有在車頭凸出太多。
車燈的造型與謳歌RL、MDX頗為相似,銳利的邊角配上盾形格柵使前臉富有攻擊性。霧燈區(qū)采用鍍鉻橫條裝飾,十分顯精致,霧燈的造型倒是相對普通了很多。在LED日間行車燈于燈帶流行的今天,謳歌ILX還依舊樸素著。
謳歌ILX側(cè)面緊湊敦厚,能看出其源于思域的一面,低矮的A柱與思域相似,使整車呈現(xiàn)俯沖的運動姿態(tài)。車頂?shù)幕【從A柱開始自然的過渡到尾部,寬厚的C柱和短小的尾部給人一種Fastback溜背車的視覺感受。值得注意的是,車身側(cè)面除了由前大燈燈角延伸至尾部的腰線外,還有一條在后輪拱處明顯凸出的折線,塑造了較強的運動感。
謳歌ILX采用普利司通泰然者(TURANZA)ER30型號輪胎,這是款性能偏重于舒適性的產(chǎn)品,市場價每條約為850元。輪胎型號為205/55 R16,雙五輻輪轂樣式比較普通,如果還能運用ILX概念車上的渦輪狀輪轂造型,應(yīng)該會驚艷不少。
車尾的造型相比前臉簡潔不少,扁平的尾燈與謳歌TSX極為相似,同時與前大燈呼應(yīng)。后備廂蓋上凸起的鴨尾式擾流板采用了鍍鉻的裝飾,作為空氣動力學(xué)組件的同時也起到裝飾作用。由于實拍車型是1.5L混動版,所以車尾排氣管被隱藏在保險杠下面,因此,尾部的運動感顯得較為一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